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生长模型(infancy-childhood-puberty model,icp):
karlberg et al.[21]曾经使用数学模型分析儿童纵断生长资料,提出了人类生长的数学模型-icp模型。1993年,limoni et al.[22]将这种数学模型应用于青春期男孩的成年身高预测。zadik et al.[23]又将父母身高中值结合进预测方程,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2001年,日本东京的ayub ali and fumio ohtsuki[24]也使用了三时相数学模型(btt)提出了日本儿童成年身高预测的模型。这一类的预测方法都是根据儿童纵断的生长学测量数据而得出的数学模型,虽然不用骨龄评价,但都需要儿童纵断的生长学数据,确定儿童青春期生长突增开始时的身高以及青春期生长突增高峰时的身高(在男14岁和女12岁后应用),因而难以在临床使用。
系数法(multiplier method):
2000年,paley d. et al.提出了通用的预测下肢长度的系数法。他们证明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儿童的下肢生长有一种生物学常数。例如,4岁男孩腿长的2倍可以预测成熟时的腿长。根据股骨和胫骨的正常生长图表可以计算特定性别、年龄的腿长系数值。股骨或胫骨成熟时的长度除以每年龄性别的骨长度就是特定年龄性别的系数。而且不同身高百分位数的腿长系数的可变性很小。
因此,jonathan paley et al.[25]在2004年提出了一种预测成年身高的“身高系数法”。他们使用了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和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儿童生长数据,分别计算了男女儿童的身高系数:
m=htm/ht
骨成熟时的身高htm除以每年龄时的身高ht;计算身高5th、10th、25th、50th、75th、90th、95th百分位数的身高系数。使用52名正常儿童的纵断数据比较了系数法和cdc生长图表的准确性,二者预测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作者将cdc系数值与世界各地的生长数据库以及不同年代数据的比较说明,身高系数与身高百分位数、种族、和世代无关。但是该预测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尚需进一步的比较、验证。
身高潜力指数法(index of potential height,iph):
因为在生长过程中,以骨龄分组的儿童身高sds保持不变而达到最终身高,因而根据儿童骨龄和身高,计算出儿童的身高sds(z分值),然后以该人群的成年身高标准和sds计算出该儿童的成年身高。计算公式:
预测身高 = 平均成年身高 sd×z分值
【喜高科技】业内骨龄评价专家、专业骨龄研究科技机构及欧洲杯买球平台-欧洲杯投注网址应用服务商!
热门文章推荐